地产
绿城张亚东:迎接“竞品质”时代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调控进入深水区,对企业拿地也提出了更多要求。日前,多个城市相继提出土拍“竞品质”的要求。新的产品时代来临,以品质见长的绿城中国(3900.HK,以下简称“绿城”

融信余丽娟:与“均好性”相比 “长板”对房企更重要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一度以“黑马”姿态跃入外界视野的融信中国,近年来正逐渐变得稳健。2018年迈入“千亿俱乐部”之后,融信有意放慢脚步,在战略、架构等方面作出调整,弥补了管理中的缺

安居客赵彤阳:行业水平的提升一定是标准的提升

21世纪经济报道孔海丽

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从制造为王到渠道为王到用户为王。

融信孙群存:“长期主义”和“聚焦深耕”是安全阀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2021年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,是一个特殊的年份。这一年,是“三道红线”监管新规公布,进入验收成效的第一年,也是集中供地正式拉开序幕的第一年。

《告别地产红利 强化管理风控——“三道红线”与“两集中”下的投资策略》报告发布 后杠杆时代的房地产策略:管理、风控与短板效应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如果说过去房企依靠的是土地红利、金融红利,在新常态下,房企的管理、产品、服务和创新能力更为重要。

告别地产红利 房企应从七个方面转变策略

21世纪经济报道孔海丽

近年来,房企普遍实施组织架构调整,并推出扁平化管理、预算管控等策略,这有可能成为常态。此外,总部职能的强化也有望重回主流。

“三道红线”约束下房企降档成主旋律 但表外负债仍需警惕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在“三道红线”背景下,房企的融资规模受到限制,通过管理对成本实施管控,成为一种更加重要的能力。

合硕李伟:买方时代,营销要更关注购房者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编者按虽然红利逐渐消退,但在进入下一个20年时,房地产依然风华正茂。此时,一批新的地产人正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,他们严谨务实,长期扎根一线,对行业变化有着最真切的

佳兆业程芯兰:倾听客户的声音,才能看到花开的世界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,陈燕曼

历经超过20年的高速增长,房地产行业“粗放型生长”已近终局,精细化管理必将是未来的必修课。为了适应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,地产营销也必然要在大环境的变化中寻找新的模

北京房贷市场保持平稳 上半年楼市成交创近8年新高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北京主要银行的信贷额度、放款周期、贷款利率尚未受到影响,但下半年仍存变数。

房贷“紧缩”之后 广深购房者的佛系与焦急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,陈燕曼

双重夹击之下,购房者无疑是最能感受到市场冷暖变化的群体。在这样的环境中,为了买到心仪的房子,要么等待,要么加价,购房者也在与市场博弈中找到平衡点。

房贷收紧下二手房成交量却两月连涨:上海的市场承接力有多大?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7月7日,总部位于浦东的信栋地产创始人徐栋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,中介对于房地产行情变化是最敏感的,最近由于房贷收紧,上海二手房成交行情不好,中介门店出现一波并购潮。

深圳万科“豪宅”打新意外爆冷:买房子可以不用抢了吗?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在调控政策层层加码之下,深圳市场的持续低迷,也影响了购房者的预期和心理价位。

上海试点基建公募REITs:产业园区先行一步 商业地产时机未到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“上海REITs20条”的落地,对于前述外资基金负责人来说,无疑是一剂兴奋剂。他的感受是“适逢其时,政府决心非常大”。虽然目前首批上市的公募REITs只是对产业园开了口,还没...

整合不好的收购是毁灭价值?“没有好爹”的中小物企拓展乏力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过往中小物业企业可以凭借收并购弯道超车,也能够在资本市场引起不错的反响,但随着收并购的弊端逐渐显现,没有母公司的支持也让它们的规模发展乏力。

越秀服务启动招股:“地铁服务”会是个好故事吗?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尽管各方面表现平平,但越秀服务还是有比较积极的目标。越秀管理层在发布会上称,我们希望在未来的3到5年,能够跻身于这个行业的第一梯队,需要管理层共同努力。

广深围堵楼市违规行为 市场情绪骤降成交低迷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短时间内看来,在“房住不炒”的背景下,在严厉的政策围追堵截之下,广深楼市将会维持稳定、理性的基调,不会有任何炒作的空间与机会。

摇号买房的三线城市:湖州一月两次加码调控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截至6月8日,湖州成交219808平方米,成交套数为2068套。

集中供地刺激下房企热情高涨 土地价格提升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集中供地叠加推地质量提高,使得房企热情高涨,但风险规避意识也在增强。

苏州首次集中供地 吸金434亿背后:城市分化与房企分化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20强房企2018-2020年在22城合计拿地建面4.2亿平。

拿地困局:微利时代下中小房企的焦虑与挣扎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“集中供地加剧了行业的焦虑。拿错地可能会死,不拿地一定会死。为了争取生存的机会,宁愿牺牲部分利润也会放手一博。”林凡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。他是一家TOP50长三角区域...

“水果挂牌价”背后的深圳楼市:关店潮已至 降价潮未临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深圳楼市如今市场观望情绪浓厚,成交量有明显收缩,中介门店也出现了小幅的关店潮。但截至目前,深圳二手房价格依然坚挺,卖家惜售心态明显。

首轮集中供地“上半场”:12城揽金5700亿 巨头仍唱“主角”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火爆的地块,盈利空间不大;较为冷淡的地块,反而更容易赚钱。

一个深圳城市更新项目的规划样本:旧改如何实现各方共赢?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作为一座开发率已经超过50%、用2000平方公里承载2000万居住人口的城市,通过城市更新释放空间已是深圳过去与未来发展的主要路径。

野心与焦虑:集中供地制度下的连锁反应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集中供地使大型房企的综合优势进一步凸显,但在这种不确定的市场中,“黑马”仍有逆袭的机会。

长三角集中供地:地方霸主深耕区域 中小房企被“边缘化”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从房企在无锡、杭州的投资情况来看,得力于资金优势、运营优势,大房企不惧薄利,选择在熟悉的市场继续深耕,中小房企不得不接受“边缘化”,在郊区拿地或者后期参股大房企拿...

“两集中”供地下的拿地格局:风光无两的地方龙头与“有钱难花”的大型房企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自从房企融资被严格监管以后,公开土地市场近年来的趋势没有被改变过,黑马越来越少了。具有资金优势的龙头房企能够拿到更多的资金去抢更多的土地,中小房企大抵只有陪跑的份...

房企增长“悖论”:扩大的规模与消失的利润

21世纪经济报道张敏

销售规模的增长较容易实现,而借助精准投资和精细化管理来获取利润,就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任务了。

“三道红线”后首个年报季:房企土储大变局

21世纪经济报道唐韶葵

2020年房企年报季接近尾声,新一年的行业趋势,从年报可窥见一二。

“三道红线”后房企普降档 “表外负债”风险犹存

21世纪经济报道吴抒颖

“三道红线”新规的威力正在房企身上显现,至少从房企2020年的财务报表中看起来是如此。